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自律 > 正文

推动高校各类监督贯通协同落地见效

2022-11-18  纪检监察室    访问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作为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的高校,必须坚持以系统思维来谋划、部署和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积极探索深化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真正把监督效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为“立德树人”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坚定高校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政治引领

    把牢监督政治属性。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在坚持党委领导下发挥对校内各类监督主体的政治引领作用,把牢各类监督的政治属性,树牢政治意识,确保履行、引领和统筹监督的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把握沟通协同规律。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核心奥秘,就是找到了“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和“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两个答案。党的百年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必须以党内监督为引领,把专责监督与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起来,构建各类监督左右衔接、内外联动、优势互补、全面覆盖的监督格局,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树牢沟通协同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监督体系契合党的领导体制,出台了党内监督、巡视工作条例、“一把手”监督和派驻监督等系列党内监督制度,解决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国家出台了《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法规,为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组织各类监督主体深入学习、深刻领悟,树牢监督整体意识,增强协同观念和责任担当。

    把握高校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发力点

    压实“四个”责任,突出履责贯通协同。以明确责任促协同,分类分级制定党委、纪委、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责任清单,细化内容,完善“四责”协同机制。以监督问责传压力,聚焦校、院(部门)两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履职用权等情况开展监督,及时约谈提醒、通报曝光,持续传导监督履职压力和责任。

    构建三个机制,强化监督衔接配合。建立组织协调机制。由高校纪委牵头抓总,指导校内各级党组织和单位(部门)细化责任清单,定期汇总、督办、分析、通报各类监督落实情况,推动各类监督主体既分片作战又相互配合。建立通报会商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各类监督主体履职尽责、协同配合情况,研究分析监督协同困难和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落实。建立联动考评机制。科学设置监督职责履行的考核指标体系,组建联合或交叉检查考核组定期考评各类监督主体履职情况,推动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于年度考核、干部任用等方面。

    搭建两个平台,提升贯通协同质效。一方面,构建线上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网上阵地建设,发挥网上平台的监督知识普及、组织协调以及信息共享作用,助推校内各类监督力量既各就各位又联动协作。另一方面,构建线下负面清单曝光平台。定期通报曝光从信访举报、案件办理、阳光服务平台等方面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责任主体抓实整改、对账销号、完善制度。

    出台相关办法,细化贯通协同举措。出台关于推进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等职能监督贯通协同办法,规范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组织领导、方法原则、职责范围、具体举措以及统筹衔接流程,破除障碍和梗阻,实现监督职责的再强化、监督力量的再融合、监督效果的再提升,为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提供制度保障。

    锤炼贯通协同各类监督的能力本领

    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推动各类监督沟通协同,既要讲政治、顾大局,又要有本领、善担当。要狠抓业务强示范,抓实抓细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发挥对其他各类监督的示范效应。要统筹兼顾促协同,出新招、用巧招、亮实招,一体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工作谋划、组织协调、制度完善、考评运用。要提升能力长才干。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不断强化规律性认识,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实践中受锻炼、长才干。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练就斗争“铁骨”,成为敢于监督的“打铁人”和善于监督的“行家”,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觉锻造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监察铁军。

    (本文转自三湘风纪网,作者系南华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编辑:罗欣)